云南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应急预案
备案前网络公示
一、概况
云南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伊利集团在云南成立的全资子公司,2012年1月投资入驻嵩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2012年1月投资入驻嵩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环评批复设置9条超高温灭菌奶生产线,设计产量为630t/d,年产量18.9万吨。2011年实际建设3条生产线,后经2017年、2020年技改后,现总共设置有9条生产线,分别为:1条A1/TFA-0900V(240ml)、1条TBA/22-250mlB、1条A3/Speed-250mlB、4条A3/CF-200mlSQ生产线、2条A3 -250ml生产线,主要生产优酸乳系列、纯牛奶、常温酸奶等乳制品,全厂产量593.32t/d,年产量17.8036吨。
自项目建成以来,未出现环境污染事故,本应急预案为针对云南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备案。
二、风险源分析
依据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准则,结合企业自身经验及同类生产装置的类比调查,列出了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源、风险源发生原因及存在部位,具体分析见表2-1。
表2-1 主要环境风险判定表
序号 |
风险事故类型 |
事故原因 |
主要风险环节 |
事故影响范围及程度 |
1 |
泄漏 |
燃气、液氨、硝酸、废机油管道、阀门破裂发生泄漏 |
储罐、管道、阀门 |
厂区内外;污染大气环境 |
2 |
火灾、爆炸 |
泄漏气体遇雷击火、静电火花、机动车排烟喷火、明火或其它散发火时发生火灾 |
天然气管道及调压站管理不当;明火管理不当;操作不当 |
厂区内外;火灾次生污染区域内空气废气浓度超标,消防废水沿地势进入周边环境 |
3 |
废水处理、收集系统故障 |
设备故障、防渗不达标;池体破损 |
水池、防渗层破损 |
厂区内外;废水沿裂缝污染土壤、水环境 |
三、应急响应及措施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措施是为消除事件事故,减缓对环境造成影响,阻断泄漏源,并对受伤人员进行转移,开展自救,对危险区域内人员进行疏散、撤离现场。应急救援抢险抢修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和必要防范措施后,投入抢险工作。
表3-1 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措施一览表
事故分级 |
事故类型 |
具体类型 |
应急措施 |
一级事故 |
泄漏事故 |
燃气、 液氨 |
①应立即上报应急领导小组,并上报安监、环保部门。 ②设备抢修组和环境控制组寻找泄漏点及泄漏原因后进行检修。 ③警戒疏散组向全厂工人发出警示,拉警戒线,避免其他人员进入泄漏现场,及时设置警戒牌,设置划定危险区,防止泄漏扩大。 ④设备抢修组安排维修人员对泄漏处进行故障维修。 ⑤环境应急组联系环保部门,开展相应环境监测。 |
泄露事故 |
强酸强碱 大量泄露 |
①立即上报应急领导,展开救援。 ②抢险救护组处理现场,并对酸碱储罐抢修。对四周进行警戒。 ③操作人员穿戴防腐蚀服、防腐鞋、戴上防护口罩,迅速将物品转移至密闭容器。 |
|
火灾爆炸 |
燃气遇明火发生火灾并引起爆炸、液氨泄露爆炸 |
①立即上报应急领导。②快速侦检,持续监测,划定警戒区域; ③查明泄漏源,控制扩散; ④严禁火种;若火灾爆炸事故发生,进行灭火行动。及时采取隔离或堵漏措施,预防次生灾害扩大。 ⑤压缩气体和天然气火灾:堵漏、灭火。 |
|
环保设施故障事故 |
废水处理、收集装置 |
①立即上报应急领导,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求救援。 ②设备抢修组和环境控制组查明事故原因,并立警示牌。 ③设备抢修组安排维修人员对废水处理、收集装置进行维修。 ④环境应急组联系环保部门,开展相应环境监测。 |
|
二级事故 |
泄漏事故
|
燃气、液氨少量泄漏 |
少量泄漏,即刻查明泄漏点后,立即联系相关人员进行维修。 |
强酸强碱 |
应急人员立即做好防护措施用堵漏工具进行堵漏,疏散人员,立即联系相关技工进行维修储罐。 |
||
废机油泄露 |
应急人员立即做好防护措施用堵漏工具进行堵漏、收集,立即联系相关技工进行维修、更换容器。 |
||
环保设施故障事故 |
废水处理、收集装置(少量泄漏) |
①应急人员查明泄漏原因后补漏。 ②设备抢修组安排维修人员对除尘装置进行故障维修。 ③环境应急组联系环保部门,开展相应环境监测。 |
|
火灾爆炸事故 |
天然气、 沼气 |
应急人员发现火灾,火势较小,可以自行灭火的情况下,使用灭火器在上风向进行灭火。立即联系上级领导援助,进行现场处置。
|